世界历史论文_伪满成立前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农业
2022/02/11文章目录
一、近代中国东北水田农业开发概况与日本的介入
二、“满铁”主导下的水田开发“国策会社模式”
三、日本殖民当局主导下的水田开发“农业移民模式”
结语
文章摘要: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控制了中国东北南部,以此为据点不断对华实施殖民侵略活动。这一时期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水田农业开发是日本在东北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日本战前"资源导向型"经济殖民开发活动的典型例证。在1932年日本建立伪满傀儡政权、实现对东北的完全统治以前,日本为解决国内人口增长引发的粮食不足问题,妄图在中国东北占领地建立"粮食供给基地",为此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水田农业开发。这一时期,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南满铁路沿线的"满铁附属地"和辽东半岛所谓"关东州租借地"的旅大地区,在水田农业开发方面逐渐形成两种模式:一是"国策会社模式",二是"农业移民模式"。这两种模式虽然在局部层面先后取得了技术和生产上的成效,但由于其浓厚的政治和侵略属性,违背了东北地区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规律,最终沦为不可持续的"负债开发"。日本在东北建立"粮食供给基地"的战略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832/j.cnki.0559-8095.2021.0044
论文分类号:K313.4;K25;F329
